重阳节,也称为“重九节”,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,日期在农历九月初九。以下是重阳节的由来与传说故事简介:
由来
据传说,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。当时有一位叫做胡媚娘的女子,她年轻时嫁到了长安城,但是因为她有一位老母亲需要照顾,所以每年的重阳节她都会返回故乡陪伴母亲。但是有一年重阳节,她却因为路途遥远而未能及时回家,母亲因为思念而患病,最终去世了。胡媚娘非常悲痛,于是便决定在每年的重阳节时登高祭拜,以纪念母亲。
传说故事
据《淮南子》记载,重阳节这一天是阴气和阳气最为平衡的时刻,所以人们在这一天要登高祭祖,祈求平安和幸福。据另一传说,战国时期有一位叫做屈原的诗人,他是楚国的官员,但是却因为被诬告而被贬到了边远的地方。屈原非常思念家乡和亲人,于是便写下了《离骚》和《天问》等著名诗篇,以表达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。但是最终,屈原因为受到了朝廷的不公和百姓的不理解而投江自尽。为了纪念屈原,人们便在每年的重阳节这一天祭奠他,同时也在江边划龙舟,以防止鱼虾啃食屈原的尸体。因此,重阳节也有“诗人节”和“划龙舟”等称呼。
本站电脑端开通投稿功能,内容/及图片/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/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3266709630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